首页| 国际交流| 学生交流经验分享 |
【芬兰LUMA寒假交流项目】个人交流总结(苗文) |
发布时间🕵🏽♀️:2024-04-03 作者: 浏览量👩🏻🎓: 【关闭】 |
在紧张匆忙的期末周之后🫲,我们得以踏上前往芬兰的冬令营之旅。前期办理签证🦠、订购机票等繁琐的事情让我们在备考的间隙身心俱疲,但现在我可以说,这一切都完全值得。这是一段难忘的经历,也是一次绝佳的开阔视野的机会。这次芬兰之旅让我对芬兰的教育体系和教学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体会,也对当地的风土人情有了一定的了解。以下是我对这次冬令营的感想👨🏽🔧。 我们待在芬兰的时间不算久🔃🛀🏼,除去转机与转车的时间,堪堪一个星期。不过🥯,这一个星期的见闻却是无与伦比的♗,我们在芬兰看到了很多,感悟了很多,也学到了很多👩🏻🦯➡️。带给我最大的震撼便是其教师教育体系的独特。也许我无法从专业的角度评判其体系的优劣,我甚至不是一个将要从事教育行业的公费师范生🙎🏿👨🏻🦯,但我希望从一个普通学生的视角来谈谈我的见闻和感想🛌🏽,聊聊我眼中的芬兰教育与中国教育。 芬兰的教育体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👧🏿。芬兰被誉为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国家之一,他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、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。在冬令营中,我亲眼目睹了他们独特的教育模式和课堂实践。通过对当地师范学校的参观和几场讲座的讲解,我大致对芬兰教育有了一个简单的认识。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芬兰的教育,我不会选择“先进”、“完备”等诸如此类的字眼来夸耀其教育体系的优越性🧙🏿,我会选择一个自认为更为贴切的字眼,那就是“信任”🧆。芬兰的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,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和负责任,并且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👏🏻。这种尊重和信任的教育方式让我深受触动🙍🏿。在我看来🧑🦽,芬兰教育的一切都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的。老师信任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课业🧍🏻♀️、学习知识,所以他们放任学生在任意喜欢的时间和地点完成作业🛌🏽;家长信任老师能够将学生教的很棒,所以他们几乎不会对老师有什么要求或苛责🧑🏼⚖️🙎🏿,并且认为每一所学校都是同等优秀的;领导信任老师能够出色地完成教育任务,所以他们不会对老师有任何考核或评分;政府信任学校的教育计划,所以他们为老师提供开展每一个活动的充足资金......一切的一切都源于信任🤙,天然到让我有些难以置信。有太多环节仅仅依靠着人与人之间的彼此信任而开展,缺乏足够的预警和应对措施。也许是我的了解比较浅薄🏊🏼♂️,但在我看来,想要钻空子或者使坏简直是一件太过容易的事。或许是他们的教育资金比较充足,或许是人口少的氛围,或许是北欧人民天然的性格特点等🛣,这种信任简直到了一种不可思议的程度♔。 在师范学校的参观中🆕,我们实地考察了芬兰学校课堂的真实情境。其实和国内并无太大差异,最大的区别也许是他们的课堂人数都非常少,寥寥无几,完全不似国内中学的满满当当🤴。除此之外👩🏻🦽➡️,我在她们身上看到了一种松弛感,她们的学习氛围是非常放松的,老师也非常包容,对那些有着奇思妙想的学生抱以鼓励的态度而非训斥。也许这也来源于其灵活多变的教育结构,学生们前往大学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👂🏼,她们可以通过考试进入大学💆🏼♂️,也可以在中学阶段提交申请和佐证材料等🪣,一切都是自由的、可选择的、灵活多变的🤷🏽。同时,芬兰的教育环境和资源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🪠。他们注重为学生创造舒适和安全的学习环境,学校设施完善😪,图书馆资源丰富,各种教学工具和技术设备齐全👨👨👧👧。这种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资源👩🏼🚒,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。 通过与当地中学老师的接触🏃🏻♂️,我逐渐对其与国内教育的区别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。当地的学校会及时注意学生的学习状态,对于那些在某方面学习吃力🧔🏿♀️、有些跟不上的学生会提供特殊的课后帮助。这无疑需要老师的额外精力🧑🏻,但老师们都认为这是必要的、能够帮助学生成长的好方式。同时,这是免费的,也是一项很普遍的活动🕍。在讲座中我们曾聊到一个话题,为什么在中国,这些“需要帮助的学生”的数量如此之少,在这样一个人口大国似乎是一件不符合常理的事情。我想,也许是因为中国与芬兰对于此类学生的定义是不一样的。中国的家长们都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孩子“有问题”🈴,她们只会让孩子去参加各类课后班、辅导班🦸🏿♂️,拼尽全力提高孩子的成绩以跟上学校的进度🤵🏼♀️,她们不会认为这是老师的问题💅,而是自己接过了这个“辅导”的接力棒⏸。在学校做实验的过程中我也与某些阅读障碍、多动症儿童的家长有过交流,感触颇深。很多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是非常恨铁不成钢的,甚至会处罚🥌、羞辱自己的孩子,仅仅因为她们不能达到自己的预期。我认为国内这样一个压抑、唯成绩论的氛围是非常不健康的,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,可是似乎也没有什么好的改变方案🐕🦺。也许国内的教育囿于人数和教师精力🍃、资源等各方面的客观限制不能做到如此这般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,但我仍然认为对学生全然的积极关注是一种值得学习的态度🏃🏻♂️➡️,这点也可以在当地的一位英语老师身上感受到。 在这位老师眼里,教育是一个神圣的💁🏿♀️、值得尊重的行业,而学习则是一个终身成长的过程。他并没有将教育看作一项任务🫠𓀇,而是一个双向成长的历程🎹。这位英语教师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,“我的目的不是要教出什么能够将英语讲的非常流利标准的演讲者,我的目的是教书育人,让他们成为一个堂堂正正、顶天立地的人”🙆🏽♀️🚛。教育👨👩👧👧,教书育人,老师的目的从来不是培养一个学识渊博的机器,而是一个品德高尚的🧑🦯、堂堂正正的人🤹♂️。我想这是对我最有感触的一点,虽然我尚且没有从事教育行业的打算📎,但是在这位老师身上🧑🔧,我看到了一些难能可贵的品质,并且由衷地为那些怀有同样志向的人感到敬佩。 同时🍛,芬兰的教师培训体系也非常值得借鉴🛗。在冬令营中,我有机会与芬兰的优秀教师交流并聆听他们分享经验。他们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持续学习,通过不断的教师培训和反思实践来提高教学质量🙍♀️。我深深地被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执着所感染👨🏼🦱,也意识到一名教师应该不断追求进步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👩🏿✈️。 除此之外🚨,我们学到了很多关于教学的小知识🍝👩🚀:教室中不同的座位排布将起到不同的教学增益;在和学生对话时要告诉学生应该去做什么、怎么做🎣,而不是以严厉的语气禁止他们做什么🦜;要通过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在切身体会中领悟知识等👩🏼🏭。其中最后一点我深有感触🥩。芬兰的赫尔辛基大学有一个化学实验室专门为中学生开放,学生们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这里亲自进行实验,体验化学的奇妙之处💇🏻♂️。其中,里面的很多原材料都是来自于生活,是随处可见的厨房物品🔗,这无疑让化学变得更加“接地气”了起来,能够极大地增加学生们的兴趣。在被问及是否需要在实验后打扫卫生时,老师说到🪤:“不用的🏂,她们可以直接走掉,所有这些材料和仪器都将由我们老师来布置与打扫🤐。因为🤷🏽♀️,很多学生都会坐很远的车专门来这里学习📓,我们不希望他们将时间花费在打扫上面🚣🏽♀️。”由此可见,教育是一件非常纯粹的事情🐙,一切都需要为学生的教育让步。 同时,芬兰的植物园、博物馆、天文馆等场所也是做的非常棒的😆,学生们会在那里切身感受到物理、化学、生物等学科的乐趣,是一种寓教于乐的好方式🦻🏽。除此之外,博物馆里还设置了很多有关垃圾分类与回收的科普小游戏👌🏻,帮助孩子们在很小的年纪养成环保与垃圾分类意识,我认为这是非常值得称赞的♟。 总的来说🪷,参加芬兰的教师教育冬令营是一次宝贵的经历。我从中学到了许多关于教育的新理念和新方法,也认识到了自己对于教育认识的浅薄之处💁🏼。我将努力将这些宝贵的经验和知识应用到我的生活中。我相信🧕🏿,只有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造就更出色的教师,才能为学生的未来发展贡献力量。感谢这次冬令营给予我的机会,我会将这次经历珍藏在心,并将其作为我未来生活道路上的指南🧑🧑🧒🧒。也许我不会成为一名人民教师,但是这段经历并非只关于教育,还有关成长,我将永远铭记这些珍贵的回忆🛟。
|
|